为有效应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,切实守护好居民群众的“钱袋子”,近日,重庆市渝北区龙塔街道以“筑牢反诈‘防火墙’ 共绘邻里‘安全网’”为主题有保障的股票配资公司,精心组织、多措并举,在辖区各社区广泛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、深入人心的反诈宣传活动,将安全防范意识送到居民身边,营造了全民参与、共筑防线的浓厚氛围。
\n精准施策
\n织密全民反诈防护网
\n针对电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、老年群体和家庭主妇等易受骗人群风险突出的特点,龙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中国电信及物业在小区开展“反诈宣传进社区 守护群众钱袋子”专项行动,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模式扩大宣传覆盖面,守护群众财产安全。线上,充分利用社区微信群、公众号等平台,密集推送反诈短视频、图文案例100余条,覆盖居民超8000人次。线下,在小区出入口、广场等人流密集处设立固定宣传点,悬挂醒目反诈标语横幅,发放通俗易懂的反诈手册、宣传单页累计200余份。工作人员结合近期高发的“刷单返利”“冒充公检法”“养老诈骗”等典型案例,现场剖析诈骗手法,面对面解答居民疑惑,让反诈知识入脑入心。龙盛社区党委书记桂晓晴表示,后续社区将把反诈宣传纳入日常工作,计划每月开展一次集中宣传活动,并根据诈骗手法变化,定期更新宣传内容,确保持续有效。
\n龙盛社区开展“反诈宣传进社区 守护群众钱袋子”专项行动。梁佳 摄
温情入户
\n志愿服务到家暖民心
\n针对行动不便或信息获取渠道单一的老年居民,工农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近日开展入户精准宣传。由社区干部、网格员、志愿者组成的宣传小队主动上门,将反诈知识送到家。他们用拉家常的方式,耐心讲解防骗要点,反复叮嘱“不点陌生链接、不泄露个人信息、不轻信高收益投资承诺”的“三不”原则。更为贴心的是,工作人员手把手协助老年人下载、安装并激活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的预警功能,为他们筑起一道坚实的“数字防护墙”。工农社区工作人员小龙的事迹成为这场行动的生动实践:在得知家住金华园小区16楼的吴阿姨行动不便且电梯存在故障后,他毅然徒步登楼,为其安装APP并细致讲解使用技巧。吴阿姨感动地说:“小龙同志是真正为群众服务!”这“爬楼16层”的温情服务,正是龙塔街道反诈宣传温度与力度的完美体现。
\n工农社区网格员(左)向辖区商户宣传反诈知识。刘佳 摄
创新融合
\n拓宽安全守护新维度
\n龙塔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贝壳公益,创新推出“长者安全守护”系列活动,巧妙地将财产安全作为重要一环。在“财产安全课堂”上,聚焦保健品诈骗、虚假投资等针对老年人的高频骗局,志愿者摒弃枯燥说教,采用“角色扮演+诈骗话术解构”的互动形式,并精心设计“诈骗情景卡”分组模拟游戏,让长者在参与“免费旅游陷阱”“高息理财诱惑”等场景应对中,轻松掌握“不轻信、不转账、多核实”的防御技巧。同时,活动还涵盖预防跌倒等居家安全知识,通过案例视频、安全评估和环境优化指导,让长者们全面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。“原来扶手高度差10厘米,都可能成为隐患!”72岁的王爷爷在观看视频后恍然大悟。这种融合式宣传,不仅提升了实效,更传递了社区对长者的全方位关怀。
\n龙塔社区“财产安全课堂”。彭雪枫 摄
营造氛围
\n共筑社区安全共同体
\n为营造“全民反诈”的强大声势,街道还积极动员社区多元力量参与,通过组织网格员、志愿者组建反诈宣传队,深入沿街商户、超市、便利店等场所,张贴宣传海报,利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反诈标语等方式,将反诈提醒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场景。在小区院坝、游园广场等公共区域,网格员、居民代表以接地气的“拉家常”方式开展聚集宣讲,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,有效提升了居民的整体防范意识。“下一步,将持续深化宣传,扩大覆盖面,并针对不同群体特点,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反诈教育。同时,构建长效机制,致力于将反诈知识内化为居民的日常防范习惯,为居民创造一个更加安全、稳定、和谐的居住环境。”龙塔街道平安法治岗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\n龙塔街道通过开展系列反诈宣传活动,不仅显著提升了居民的反诈意识和能力,更在一次次温情的服务和创新的探索中,拉近了邻里距离,激活了社区治理的深层力量,让安全与温情成为和谐龙塔最坚实的底色。
\n通讯员 辜婷婷有保障的股票配资公司
永信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